近日,由福建省福州市委组织部主办的福州市“海绵城市规划与建设”专题培训班开班,吹响了福州防洪治涝的集结号。福建省政协副主席刘可清提出,海绵城市建设可成为缓解城市内涝问题一大良方。
福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内部水系纵横交错,独具滨江滨海和山水园林城市风貌。今年4月,福州市入选全国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福建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将“构建省会海绵城市”列为今年委员会的专题调研课题,九三学社福建省委在今年年初提交的《关于减轻城市内涝灾害的对策建议》被确定为重点提案。
6月,福建省政协成立调研组赴福州市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和“构建省会海绵城市”专题调研活动;8月底,调研组赴黑龙江省考察,学习了解黑龙江省在构建海绵城市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关于“构建省会海绵城市”的调研报告》。
报告指出,福州市的地形条件使城区在遭遇暴雨时,既承担着排除内部雨水径流的任务,还面临着山洪的威胁以及闽江洪水的压力。目前,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思想观念比较落后、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不完善、基础建设薄弱、缺乏管理经验、资金缺口较大等问题。结合福州市实际情况,报告从多方面探讨福州市海绵城市建设蓝图。
全国政协委员、台盟福建省委副主委骆沙鸣表示,应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新思路,全面推行严格水资源制度考核。多建设雨洪调节池或人工湿地、植物浅沟等,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再处理压力和污泥二次污染的风险。
委员们建议,创建三位一体的雨水利用与排蓄系统;采取清除淤泥、加深加宽、开挖湖泊连通隧道、抽取湖水进行绿化灌溉等措施,使湖泊、河流和水库的海绵功能最大化;充分考虑“海绵”建成之后可能带来的卫生、土壤性质变化等问题,做好预防措施。
“遵循海绵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并统筹发展的理念,鼓励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采用新科技提升管理水平,建立海绵城市信息管理平台,定期维护人工海绵体。”委员们也倡议展开宣传,推动“海绵城市”中吸水、蓄水、渗水、净水、调水、用水、排水的一体化,力促达到全民参与的“绿色用水”和“节水护水”。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