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颈水碧波荡漾。
木墩河消除黑臭。
“我在公明住了几十年,前些年这里臭得很,河里流的都是污水,现在水清了,空气也好了,我们经常到河边跑步。”正在茅洲河干流李松蓢桥附近河边锻炼身体的公明办事处李松蓢社区居民梁阿伯高兴地说。目前光明新区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主体工程已完工,水环境明显改善提升,如今流经辖区内的茅洲河干流水趣盎然、鱼翔浅底,鹅颈水碧波荡漾,已恢复往日生机,木墩河涌出涓涓细流,楼村水不再黑臭……
近年来,光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水环境治理,秉持“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思路,通过“设施建设+全方位监管”来治水提质。笔者从新区环水局了解到,新区以“河长制”统领全区水务工作,以水质改善和群众满意为导向,举全区之力攻坚治水,强力推进“1+4”(即茅洲河干流光明段+鹅颈水、木墩水、楼村水、新坡头河4条支流)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通过加速河道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治、管网建设、污染源整治、海绵城市建设等标本兼治,全流域实施源头减污、过程控污、末端治污,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新城。
光明新区面积156平方公里(其中145平方公里属茅洲河流域,占比93%;剩余11平方公里属观澜河流域),人口约120万,2016年G D P为725亿元,日供水量约30万吨,日排水量约27万吨,主要进入光明、燕川两座水质净化厂处理(其中光明厂服务范围约51平方公里,约占新区建设区的70%)。全区共有一级支流以上河流15条,总长73 .5公里,即茅洲河干流光明段及13条支流、观澜河支流白花河。
过去新区15条主要河流的水质均为劣Ⅴ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根据污染源解析,生活源占比约75%,工业源占比约16%,面源占比约9%。主要是由于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直排河道问题突出,截至2015年底新区建成的市政污水管网仅约378公里,缺口高达512公里;其次是“小散乱污”现象十分普遍,偷排工业废水现象时有发生;城市面源管控还有短板,垃圾场站、农贸市场存在脏乱差死角,小餐馆、小门面等小污水乱排放问题也较为突出。河道黑臭,一度成为新区绿色新城建设的一道伤疤。
“十三五”期间,新区共规划实施61个治水提质项目,计划总投资77 .02亿元。目前61个治水提质项目全部启动,其中已完工17项,开工22项,以E P C、P P P模式启动22项。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快,截至11月初,新区已完成18 .8公里河道综合整治、338个入河排污口整治、189公里污水管网建设。鹅颈水、木墩河、楼村水、新陂头河4条支流已完成建成城区黑臭水体整治。另外,随着土整工作加速开展,玉田河、大凼水、西田水、东坑水整治进度也随之加快。
全区合力攻坚 消除建成区“1+4”黑臭水体
“1+4”即茅洲河干流光明段和鹅颈水、木墩水、楼村水、新陂头河四条支流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随着玉田河清污分流工程于9月23日通水,减少了约6万吨/日混流水溢流干流,增加了约7万吨/日上游补水,茅洲河干流光明段楼村桥断面水质最好达到Ⅳ类,稳定达到Ⅴ类,李松蓢断面消除黑臭。随着光明水质净化厂一期干管将富路、玉田河口两处断头于9月18日、9月22日抢通,鹅颈水截污系统污水外溢现象消除,鹅颈水已稳定消除黑臭。此外,木墩水、楼村水、新陂头河黑臭水体段河道拓宽、沿河截污管工程也于9月底完成,并已逐步消除黑臭。
狠抓雨污分流管网建设 减小生活源污染
新区目前已形成两大战区全速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工作,即市水务集团负责光明厂服务片区,中电建光明水环境公司负责松岗厂服务片区。根据今年市下达的任务,新区需建成165公里,截至11月10日,新区已建成189公里,超额完成年度任务,预计年底可超额完成至220公里。同时,新区完成了约240公里住宅区立管建设,完成了2780栋住宅分流改造。目前,新区已完成光明水质净化厂二期8%工程量,力争年底前完成30%工程量;基本完成光明水质净化厂一期提标改造初步设计,同步开展施工图设计,年底可完成前期工作。
此外,新区还组织设计单位摸查了松岗厂服务范围和白花社区工业园情况,并编制工业园区雨污分流工程项目建议书;组织设计单位年底前完成光明厂及红星社区工业区摸查和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为明年全面铺开并完成工业区雨污分流改造打好基础。
狠抓源头控污减量 减小工业源和面源污染
在加强在管企业执法检查整治基础上,针对“小散乱污”突出问题,新区积极争取市人居委支持,最高峰时市人居委派出25名执法员火线驰援,市区联动精准打击违法排污行为。7月20日,新区启动专项行动,于9月底前全部完成涉水“小散乱污”整治。其间共出动3388人次,检查企业(单位)459家,责令整改24家,拟立案查处289家(其中查封75家,查违部门配合调查取证2宗,关停87家)。目前已立案103宗,拟处罚2437万元,移送公安4宗(行政拘留2宗,涉嫌犯罪2宗)。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已建立完善有害垃圾、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果蔬垃圾、年花年桔垃圾分类收运处理体系。深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达标小区创建工作,已选定新区18个物业小区开展达标创建工作,创建覆盖率超过40%。目前新区禁养区内已无畜禽养殖场,限养区内3家养殖场均已落实雨污分流、干清粪、废弃物综合利用、污水处理等污染防治措施。在非法养殖清理方面,今年以来新区组织清理行动800余次,清理鸡、鸭、鹅共8.7万只。
按照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进度要求,新区2009年6月2日后新增一级水源保护区违法建筑12处,已于2017年1月全部拆除完毕,提前11个月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工作任务;涉及一级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1处,已于5月底依法拆除;排查发现库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12处,目前已全部组织拆除完毕,面积共5.69万平米,提前3个月在全市率先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一级水源保护区违建整治任务。
狠抓海绵城市建设和沿河景观提升
促进治水治城融合
水是一座城市灵魂的体现。作为深圳最大的跨市界河,茅洲河在光明新区段长约14 .6公里,共有支流13条,流域面积145平方公里,可谓是光明新区名副其实的“母亲河”。海绵城市建设是新区建设绿色新城的重要推手。去年4月,新区凤凰城作为全国第二批14个海绵城市试点之一,全面落实试点工作,坚持低冲击开发,初步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目标。今年4月,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三部委审核,凤凰城在这14个试点城市考核中位列第一。
新区始终秉承规划先行、指导建设的原则,目前已编制完成《深圳市光明新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及相关技术配套文件,建立覆盖规划、设计、审查、验收、运营维护、绩效测评等全过程的海绵城市建设管控体系。目前,《光明新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等6项规划技术文件通过专家评审。
在PPP模式探索方面,新区利用海绵城市试点契机,结合茅洲河水环境治理的紧迫现状,以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为目标,将光明水质净化厂及其范围内的管网整体打包,采用“厂网一体化”P P P模式,安排了11个项目,5种运作模式,总投资15 .82亿元,目前已进入执行阶段。此外,新区交通大会战、光明小镇、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光明云谷、华星光电G 11等重大项目在前期阶段即已按要求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内容,其他如智慧海绵、PPP项目实施、社会宣传发动等工作也在抓紧开展中。
未来,新区还将把凤凰城开发、治水提质、海绵城市建设三者融为一体,突出“集成化、精品化、智能化、共享化”四化主攻方向,加快项目落地。在治水提质的同时,陆续开展茅洲河干流“一河两岸”景观提升及支流景观提升工程,整体统筹茅洲河流域光明段景观层次及生态升级,保护光明山水格局完整,实现“一河一景”,将光明打造为“水在城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水润新城、绿色新城。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