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湖位于广州市白云区西北部,是广州市最大的人工湖,分为东湖和西湖两部分,总面积2.07km2,水面面积1.06km2。白云湖于2006年12月开工建设,2010年4月正式通水。白云湖的净化作用对于解决广州北部河涌的污染问题非常重要。白云湖的设计作用是将引水沉淀、生物净化后引入广州北部河涌,改善北部河涌水质并为其补水,另外,兼顾雨水调蓄、防治洪涝灾害的功能。
白云湖地理位置图
白云湖自珠江西航道引水,经广和泵站提水后,采用重力自流方式通过引水渠引入白云湖西湖,在西湖经沉淀、湖滨带净化后,流入白云湖东湖,在东湖经过生物处理后引入石井河,冲刷石井河河道并为其补水。石井河为广州市一类河涌,连接着占市区总供水量70%的西航道饮用水源,对广州市至关重要。因此,白云湖的水质对于改善广州北部河涌的污染问题非常重要。
>
白云湖生态修复总体技术图
白云湖各项修复技术布置情况图
水体产生黑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水体中溶溶解氧(DO)浓度降低。该项目采用了强力造流曝气机与浮水喷泉式曝气机结合的方式进行循环活水曝气。
强力造流,循环活水
强力流曝气机可以通过较低的功率营造了超大流量水流,使得大水面的景观水广域曝气和死水活性化成为可能。不过强力造流曝气机选择时一定要注意其循环流量是否超大,使用寿命、运行噪音等问题如何保障,这就需要生产公司下下功夫。
浮水喷泉式曝气机,增氧造景
浮水喷泉式曝气机促进水体上下循环,消除温差,排出废气,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并且具有喷泉造景的效果,可完全融入环境。 生态草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截留水中溶解态和悬浮态污染物,为各类微生物、藻类和鱼类的生长、繁殖提供良好条件。该工程针对白云湖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引水渠道、西湖及东湖3大片区,分别在3片区内选择适宜的水力条件区域各布置了生态草。其在水中直立放置,截留悬浮物,形成稳态生物膜分解水体中间层污染物,形成水生生物产卵、生息场所。
生态草结构示意图
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是漂浮技术和绿化技术的结合体。生态浮床一方面对水体中悬浮物具有吸附作用,可富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并减少水中营养盐;另一方面,通过接触沉淀促使浮游植物沉降,有效防止“水华”发生,提高水体的透明度。该工程在西湖西北及东湖东南角共设置了1600m²的生态浮床。
解层式太阳能曝气机是一种利用太阳能作为动力源,巧妙利用水体溶解氧、温度等自然分层的原理,实现水体解层、增氧和纵横向循环交换三重功效,最大限度地将表层超饱和溶解氧水转移到水体底层,增加底层水体溶解氧,消除自然分层,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解层式太阳能曝气技术原理
通过解层方式,表层高浓度含藻水转移到底部,在低温、无光条件下受到抑制,表层藻类迅速减少,部分被底层浮游生物摄食而消除,可快速消除水华并防止再次发生。该项目在东西湖较深处布设,分别布设2台,共4台。 生态护岸指满足防洪标准要求的基础上, 应用活的植物、非生命的植物材料和土木工程措施相结合构筑的透水透气的河流护岸。生态护岸除了具有护堤抗蚀的基本功能外, 还在生态系统的营造、增强城市的生态景观、滞洪补枯、调节水位、增强水体的自净功能、河流生物过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考察期间晨练路过
在护岸设计上,该项目主张减少硬化堤防,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绿化护坡、生态种植护岸,为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育等活动创造条件。
白云湖水质各项指标自生态修复以来有了一定的改善,尽管总体来说,白云湖各项水质指标虽然未完全达标,但湖区中布置的各类人工措施对珠江引水净化作用显著,使得各项水质指标较进水口处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 广州市白云湖的生态修复工程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循环曝气、生态草、生态护岸、生态浮床、微纳米气泡发生装置、生态护岸、解层式太阳能曝气机等措施,改善白云湖了水质,证明了借助生态修复提升人工湖水质水平,提高人工湖的生态服务水平的可能。此案例采取的措施尽管比较常规,但其组合使用,特别是解层式太阳能技术的使用解决了大水面中供电难问题,同时控制住了藻类的滋生,其为人工湖的生态修复建立了工程示范,为以后相关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技术借鉴。
我要评论: | |
内 容: |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 |
验证码: | 看不清?! |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