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保护水环境,既要保障大江大河等“主动脉”的水质,也要提升城市中自然河流、人工河道和城市湖泊这类“毛细血管”的水质。经过近20年的治理,我国大江大河大湖的水质有了一定程度改善,然而,城市内河的黑臭现象还比较普遍。这些河道湖塘往往经过人口密集地区,沿岸异味、污水、垃圾、蚊蝇多年困扰周边居民,也使得城市的河流景观黯然失色,极大地影响了宜居城市的建设。
2015年4月颁布的“水十条”提出了消除黑臭水体的目标,黑臭水体整治自此在全国各地展开,这是政府关注民生福祉的举措,也是“环境治理就是要改善环境质量”新思路的具体体现。
新思路还要有新方法。黑臭水体整治引入了公众参与机制,规定在水体排查认定、方案评估、进度监督和验收阶段都要公开信息和参考公众意见。今年2月18日,住建部和环保部联合推出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平台(http://www.hcstzz.com/),同步开通“城市水环境公众参与”微信公众号,公示全国黑臭水体名单和每周监督举报统计。
由此黑臭水体治理成为第一个通过新媒体互动平台开展信息公开和公众深度参与的全国性环境整治项目。这个项目对探索建立多元共治的新型环境治理机制有着重大意义,但也面临巨大挑战。
为推动黑臭河治理,阿拉善SEE基金会、北京乐水行、绿色江南、绿水守护者、绿行齐鲁、绿色中原、绿色汉江、绿色潇湘、深圳绿源、淮河卫士、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发布黑臭水体治理观察系列简报,定期盘点各地黑臭河名单更新情况、治理计划制定和进度完成状况、实地调查和确认的主要发现,以及主管部门与民众及环保社会组织互动情况。
在此我们向更多环保组织伙伴、志愿者和网友发出邀请,希望大家共同参与,合力完善黑臭河治理的民间观察。
全国黑臭水体分布和数量
1黑臭水体分布
2016年2月18日,“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平台首次公示全国黑臭水体名单,共1861个,覆盖218个地级以上城市。7月初,该平台更新了黑臭水体清单,增加了84个,全国已认定的黑臭水体总数达到1945个。下图基于公布的1945个黑臭水体清单绘制,灰色是轻度黑臭,黑色是重度黑臭。
图3全国已认定黑臭水体分布图
2黑臭水体数量变化
从下面这张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黑臭水体总数发生了变化的省份。红色越深,代表黑臭水体数量跟第一次公布相比增加得越多,浅蓝色代表第二次公布的黑臭水体数量有所减少。红色最深的是福建,从56个增加到了84个。贵州是唯一减少的省份。
图4两次公布的黑臭水体清单数量变化统计
从城市来看,福建新增的28个黑臭水体都在福州,湖南益阳增加了13个,增长幅度也很大。黑臭水体减少的城市是贵州六盘水(3个)和江苏南京(2个),因为淮安和南通各增加了一个,所以江苏省总量没有变化。内蒙古巴彦淖尔、河南新乡和甘肃天水新被确认有黑臭水体,使全国确认有黑臭水体的地级以上城市增加到了221个。
各地治理计划制定和治理进度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要求,各地除公布黑臭水体名称外,还要公布责任人和达标期限,并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在“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信息发布”平台的实际公布情况如何呢?
第一次公布的全国黑臭水体清单列出了1670个水体的责任人(河湖长姓名),占1861个水体总数的89.7%。190个水体没有公示具体责任人。7月新增的黑臭水体尚无责任人。因第一批有10个水体从第二次公布的清单中消除,目前余有1660个水体公示了责任人,占现有1945个水体总数的85.3%。
第一次公布的清单载明计划达标期限的水体有907个。经查询地方政府单独发布的黑臭水体清单,另有488个水体、合计共1395个水体公开了计划达标期限,占1861个黑臭水体总数的75.0%。7月新增的黑臭水体尚无计划达标期限。目前共有1390个水体公示了计划达标期限,占1945个水体总数的71.5%。
图5黑臭水体计划达标期限统计
目前所有水体的治理状态均为“未治理”。不过,根据零星发布的新闻报道、政府文件和地方环保组织实地调研,一些城市的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已经开工。以下统计综合了两批全国黑臭水体清单和案头及实地调研搜集到的信息。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