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需要花钱,这不假,但只要是真心实意做生态的,就肯定能“少花钱、多办事”,反之,如果急功近利、贪大求洋,拍脑袋”或“想当然”,那么就很可能花“冤枉钱”。
结合河道清淤工程,把原本自然倾斜的泥土坡岸变成了整齐划一、坚固耐用的水泥石块驳岸,这样的做法曾经风行一时,随处可见。殊不知,此类做法好看是好看,但违背了自然规律,河岸不会“呼吸”了,相应的生态功能也就随之失去。密不透水的驳岸,既堵塞了渗水滤水的通道,也堵塞了部分水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久而久之,生物的多样性没有了,这样的河道“活性”也就失去了,河水难免发黑发臭。
相比之下,近日七都庵港生态河道工程则为各地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另一个样本。河道驳岸采用的是梯形水泥石块,不需要水泥浆“堆砌”,石块与石块自然“咬合”,石块间的凹槽与缝隙一方面利于水体流动,另一方面为水生动植物留出生存空间,形成了良性的河道生物链,达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的生态效果。这种“会呼吸”的驳岸,顺应了自然,改善、美化了当地的水环境,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提升到50年一遇,农田灌溉用水利用率提高了50%。尤其难得的是,这样的驳岸造价远低于人们的想象。据测算,与普通水泥驳岸相比,生态驳岸建造成本节约了30%以上。
在现实生活中,提起生态建设往往会与“砸钱”联系在一起。生态建设需要花钱,这不假,但只要是真心实意做生态的,就肯定能“少花钱、多办事”,七都庵港生态河道工程就是典型的案例。反之,如果急功近利、贪大求洋,“拍脑袋”或“想当然”,那么就很可能花冤枉钱。譬如,兴师动众全面清除湖泊底泥、硬化河岸河床,其实对生物多样性是一种严重破坏,往往被专家们视为“生态灾难”;又如,有些湿地公园以栽种名贵树木为荣,人为地追求“一年常绿、季季有花”,在生态专家眼里,这根本不是生态建设而是毁坏生态。
其实,生态修复也好,生态建设也罢,最注重的应当是顺应自然、自然而然。所谓“功到自然成”,所以搞生态建设更加应当有一种“功成不必在我”的长远心态。同时,生态学是一门科学,所以搞生态建设务必须有科学的态度,采用成熟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技术,不能“听风就是雨”。再者,一条河生态修复了,不等于说一个地方的生态环境就整体都好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区,苏州各地都要跟上,把诸如此类生态思路扩展到各个领域。以这样科学严谨的态度来推进生态建设,生态苏州何愁不会实现?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