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8日,正在建设的茅洲河污水管网现场。 深圳晚报记者 刘钢 摄
2015年11月,《深圳市治水提质工作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工作计划”)对外发布,提出完善雨污分流、扩建污水厂、雨水再利用等策略和行动来减少污水排放,改善河流水质,用8年时间让碧水和蓝天共同成为深圳亮丽的城市名片。昨日,市水务局局长王立新在治水提质工作媒体座谈会上对该“工作计划”进行了详细解读。
雨污分流最基本
重点区域率先落实雨污分流
“过去深圳对黑臭水体的整治过于倚重大截排为主,这是治标不治本。”市水务局局长王立新说。
大截排,即在河道两侧修建截污箱涵将排入河流的污水收集后送入污水处理厂处理。此举基本可以确保旱季时的污水不直排入河,但暴雨期间的雨水、河沙会和污水一同涌入箱涵流入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总量远远超出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影响污水的处理效益和出水效果,超出部分的污水只能排入河中。同时,雨污混流带来的河沙还会损坏污水处理厂的设备。
备受市民关注的深圳湾污染问题,正是因为流域内部分片区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以及未实行雨污分流导致生活污水直排入湾。王立新表示,雨污分流是最基本的工作。“雨污分流,正本清源”将作为十大治水策略之一,未来5年,市水务局将利用城市更新、道路改造等机会,优先在新建城区、城市更新项目、城中村、重点旧城区等区域严格落实雨污分流。其余区域逐渐推进,避免全面开挖。
在现有干管基础上,深圳将按照片区来完善支管网和入户管网的建设。原特区内市水务集团特许经营范围内的排水管网由其投资建设。原特区外污水管网分成12大片区,统一由市政府投资、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组织实施,完善、新建雨、污水管网,保证污染点的污水能全部进入管网系统,最大程度提高管网的使用效益。
据了解,目前原特区内的雨污混流比例约为40%,原特区外约为70%,主要分布在茅洲河、观澜河、坪山河流域及前海片区。市水务局将以深圳河湾流域作为雨污分流工作的突破口,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深圳河湾流域原特区内目前还有2783个小区未实施雨污分流,而龙岗布吉片区还需建设约260公里排水管网,由市水务集团、福田、罗湖、南山、龙岗区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新建扩建19座污水处理厂
将出水标准提高至一级A
雨污分流只是第一步。深圳河湾流域的水质要想得到进一步改善,还需要配套的污水处理设施。据了解,福田污水处理厂今年3月份将建成运行,处理能力为40万吨/日,届时将减轻南山排海系统压力,缓解深圳河湾的污水负荷。
污水处理厂的新建、扩建、提标改造工作,被列入“工作计划”十大行动的第二项——净水行动。其中提到,未来5年,深圳将投入152亿元,结合重点片区开发建设的需求,新建、扩建洪湖、坝光、沙井、松岗等19座污水处理厂。此外,还将对24座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改造,让出水标准达到一级A或地表水IV类。据了解,一级A是目前最高的排水排放标准。
不仅是污水处理,污泥深度脱水处理也将作为污水厂的处理环节,强化污水厂运营企业“泥水并重”处理的责任。河道污泥也是让茅洲河、深圳湾等河湾的污染源之一,不完成底泥处理的河流仍会散发异味。
王立新介绍,目前对底泥的处理方式主要为清淤,清理之后进行脱水、去除重金属、烧成灰做砖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并考虑在重点区域用生物化学的方法来解决底泥黑臭的问题。
对于部分支流、景观水塘等超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或管网无法收集的污水,市水务局将采取集中加分散处理的方式,通过分散性一体化的可移动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目前,深圳湾、茅洲河沿岸已采用这种处理方式,收集处理直排污水。
加快河流综合整治
建成区大部分黑臭水体2017年消除
从源头抓起,无疑对整治河流污染起到治本作用。但根据《水十条》要求,目前布吉河、沙湾河、茅洲河、沙井河等水质较差的河流整治工作仍然急迫。
1月6日,深圳市治水提质指挥部办公室将全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清单对外公布,清单显示,全市共有黑臭水体133条,其中人口密集、商业发达的建成区共有36条黑臭水体,12条为轻度黑臭,24条重度黑臭。
据悉,上述36条黑臭水体为第一批治理的重点项目,其中大部分黑臭水体都将在2017年消除,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
清单中涉及深圳河湾流域的共有布吉河(罗湖段)等6条黑臭水体。王立新坦言,深圳湾治理最艰难的深圳河、布吉河、沙湾河的部分河段。其中布吉河和沙湾河为深圳河支流,深圳河最终流入深圳湾,它们的水质都与深圳湾息息相关。
“工作计划”中提到,市水务局将对流域范围内涉水工程系统规划,在河道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结合片区排水管网建设和城市垃圾等面源污染控制,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补水等措施来改善水质。除此之外,还将严控新增黑臭水体,重点区域项目及重大民生工程将同步落实排水管网配套建设,重大更新项目需具备排水条件才能进入城市更新计划。
在治理水污染的同时,水安全也是治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水务局将通过“宁水”行动和“柔水”行动,新建排水泵站、排水隧洞、雨水调蓄等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利用,消除内涝灾害。此外,还将对影响河道行洪能力的违章建筑进行清拆,缓解防洪压力。
治理和管控并行,“工作计划”中的“十大行动”和“十大策略”都紧扣水安全、水污染等5个层次。“我们的技术、路线都是很清晰的。”王立新胸有成竹地说。
治水目标
一年初见成效:完成深圳湾沿湾排污口整治,深圳河湾水质感观明显改善,茅洲河中上游段部分水质指标基本达到V类。消除中心城区主要内涝点,健全治水机制,治水提质攻坚战全面铺开。
深圳河湾流域:完成沿湾排污口整治,漏排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建设污水管网28.2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1万吨/日(其中应急处理能力11万吨/日)。
茅洲河流域中上游段:部分水质指标基本达V类,建设污水管网48.2公里。
三年消除黑涝:全市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12立方米;58座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达100%;主要建成区消除黑臭水体,深圳湾、前海水质明显改善,深圳河、茅洲河重点河段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V类,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重点河段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Ⅳ类;基本消除城市内涝风险。
深圳河湾流域:重点河段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V类,建设污水管网78公里,整治河道6.9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7万吨/日,提升污水处理标准38万吨/日。
茅洲河流域:重点河段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达V类,建设污水管网399.8公里,整治河道136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日,提升污水处理标准15万吨/日。
五年全面达标: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10立方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茅洲河、深圳河、观澜河等跨市跨界河流水质指标达到考核要求,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全面达到城市防洪排涝设防标准。
深圳河湾流域:深圳河达地表水V类,深圳湾近岸海域达四类海水。建设污水管网310.6公里,整治河道2.8公里,提升污水处理标准60万吨/日。
茅洲河流域:达地表水V类。建设污水管网621.0公里,整治河道34.4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5万吨/日。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