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水比原先好多了,清了,也不臭了。”日前,扬州高新区高桥社区居民孟云龙对家门口河塘发生的显著变化感慨地说。在位于大学城的东银沟,记者掬了一捧河水闻了闻,只有一股淡淡的河水腥味。而在不远处的河面上,有成群结队的鲦鱼游动。村民们说,几个月前,这个河塘还垃圾漂浮、河水发黑,经过治理,如今成为高新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高新区河网水系发达,是扬州城市水系的“西部枢纽”。记者昨获悉,高新区结合“263”专项行动,全面开展辖区东银沟、西银沟、南排涝河以及北排涝河四条重点河道的综合整治工程,总投入4278万元为全长6961米的河道“换新颜”,通过截污纳管、河道清淤、底泥优化、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等手段,在年底前将这四条河变身为景观河,提高防洪排涝能力。
“这四条河道大致将高新区划分为‘井’字形,东、西银沟穿过居民集中生活区,南、北排涝河贯穿企业园区,关系到数万居民、员工的生活。”高新区城乡工作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绪祥军介绍说,紧邻生活区的河道在清淤泥、整河道的同时,在常水位以上铺设草坪和堤顶人行漫道,种植了垂柳、香樟等树种,还居民一片清水绿岸。
西银沟,一头连着扬州西部城区,一头连着企业园区。每年汛期,来往上下班的居民心就悬了起来。“由于西银沟河道堵塞、排水不畅,雨水经常倒灌到附近的吉安路上。”家住许庄社区的韩福江说,最严重的时候,路面大量被淹掉。
绪祥军说,改造中,将原有老河道的过水断面大大拓宽,每秒可以排13.5立方米的水,确保城市西区向西银沟排水顺畅,同时改造道路管网,消除积水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高新区在这次河道整治“攻坚战”中,尝试了不少创新环保的“绿点子”。例如,在北排涝河采用了科技含量较高的高分子聚合板桩作为挡墙,河口的两侧再打下973根方桩用于加固。“跟混凝土相比,这种高科技材料占地面积小、透水性好,使用寿命更长。最重要的是,对河水的生态环保没有影响。”绪祥军说,通过“双层保险”,遏制企业偷排现象,引导园区企业雨污分流。“另一方面,我们还打通了园区河道,设立两处箱涵,形成了循环流动的活水水系。”
那么,整治后的河道怎样实现长效管理?目前,高新区成立了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和河长制办公室,初步建立了街道、村两级河长体系。
“高新区有4条市级骨干河道、4条区级河道、24条镇级河道,一共长达131.29公里,分别由党政负责人担任河长。村级河道和河塘由村(社区)村(居)委会主任担任河长,同时设立联络员,建立工作台账和巡查制度,全面掌握所管河道周边的污染源,加强日常巡查,并就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形成‘一河一档’‘一河一策’。高新区纪工委还成立了专项督查小组,把河道整治工作纳入重点督查内容,对项目实施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跟踪监督。”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这些河道还通过泵站抽升、加放活性炭、曝气等物理方式,增加河水自净能力、改善水体质量。”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将在水域尝试种植水生植物、放养食藻鱼、底泥清淤等水体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化及降解,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水生生态系统。
我要评论: | |
内 容: |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 |
验证码: | 看不清?! |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