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你走到河塘边,捂着鼻子也能闻到一股股臭味。现在可好了,水变清了,岸变绿了,我们住在这里,可舒服了。”漕泾镇蒋庄村金星17组村民顾俊贤老人告诉记者。
老顾口中所说的,是村里的镇级河道小庙港,由于以前沿岸农户没有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道污染。
2017年,区水务局和漕泾镇联合行动,对沿河29户农户进行污水收集,并在集水池中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出水水质达到了一级标准。同时,通过河道疏浚,综合施策,将原来“臭水浜”变成了水清岸绿的生态河道。
小庙港的蜕变,是我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2016年以来,我区按照控源截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生态修复、长效管理工作思路,以“五举治水”为抓手,强力推进水利专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取得了人民群众看得见的成效。
据了解,截至去年12月底,全区185条段198公里河道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已基本消除黑臭。全区21个市控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Ⅳ类水质断面占比达100%,美好的江南水乡风貌正在逐日回归。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充分考虑河道的生态平衡,给水生动植物留出生存空间。比如,被列入国家住建部考核的太平港就采用了生态护岸。河道两岸共计建设生态叠石护岸1859米,仿木护岸312米,浆砌块石挡墙327米,木桩护岸220米,岸域绿化约36100平方米、水生植物3580平方米。河道还采用了太阳能生态浮岛技术,借助水质净化设备、水生态修复等手段提升河道水质,改善河道面貌。
据介绍,生态护岸被称作“会呼吸的护岸”,与硬质护岸结构不同,它的透气性非常好,实现了水下与岸上的生态互动,为水中的动植物提供了繁衍生息的场所,有利于恢复和保护河道的自然生态环境。
如今,太平港已经从一条“国考”黑臭河道变成了“人水相亲”的生态景观河道。河岸的樱花步道、滨水林带与亲水景观平台形成了一条沿河观光带,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优美宜人的休闲空间,现在很多居民前去钓鱼、散步,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全区2017年共完成沿河拆违11.71万平方米,工业区企业整治224家,沿河截污纳管18.8千米,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1.06万户,规模化畜禽养殖退养20家等综合治理工作。通过水岸同治,从点上突破到面上带动,最终实现全区水质稳步提升。
我区把2018年定为“水质提升年“,目标是到年底,全区小微水体基本消除黑臭,185条中小河道水质进一步巩固提升,全区14条骨干河道21断面水质争取出现Ⅲ类水,让水质显著提升。
我要评论: | |
内 容: |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 |
验证码: | 看不清?! |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