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雨看海”、“水漫街巷”,是当前众多城市面临的窘况。
去年3月,池州市成功申报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一年多来,池州市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建立智库团队,坚持规划引领和道法自然的原则,在道路、学校、湿地、城市黑臭水体等多种建设类型上均有突破,建设“表里如一”的海绵城市成果初现。
“前些年,只要下暴雨,齐山大道上的积水有膝盖深。”池州市民丁文话锋一转,“今年的雨下的比往年都要大,路上竟没看见水,遇见暴雨天气,再也不用‘看海’。”
发出同样感慨的,还有池州一中校长王庆邦,“新校区地势低洼,每到下雨天,学校就内涝,学生、家长和老师苦不堪言。现在无论雨有多大,雨停之后球场就能用。”
据介绍,“海绵城市”就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做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池州市建委主任张良浩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池州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范围为池州中心城区核心区域18.5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建设项目117个,涵盖建筑小区、道路交通、公园绿地、水环境、能力保障等5个类别,总投资221亿元。
令丁文受益的齐山大道项目,全长4.2公里,解决了7处内涝点的问题,建成仅用半年时间,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全国十大海绵城市项目典型示范案例。上海锦文建设集团总经理陈文道表示,由于设计、施工一体化,因而提高了整个项目的进展和质量。
“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98个,已完工项目54项。”张良浩说,池州将确保2017年全面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任务,届时示范区城市内涝防治标准达3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努力把池州海绵城市建设打造成全国中小城市可复制、可推广的典范。
“对于池州市来说,三年的海绵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完成117个项目建设、实现海绵城市考核指标要求,更重要的是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池州市委书记赵馨群表示,未来,海绵城市的理念将融入池州山水城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中,落实到城市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助力池州经济社会转型加速发展。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