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环保科技的创新为污染减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解层式太阳能曝气机助推“五水共治”。
技术进步为治水提供新路
每逢周末,湖州市苕溪入湖口的渔人码头,游人纷至沓来,一睹太湖之美。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湖水污浊、蓝藻肆虐之地。现在经过通过解层式太阳能曝气机的治理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这是我们在水专项研究中,通过3年多的科研和工程示范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徐向阳告诉记者,水专项是国家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旨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污染问题。
2008年起,浙江大学在浙江省环保厅、省科技厅等部门支持下,承担了水专项中太湖流域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等6个项目课题,攻克了14项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依托各地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和课题成果推广应用,苕溪入湖口断面水质达标率已达100%。治污水、保供水是河网地区实施“五水共治”的重点和难点。针对杭嘉湖地区河网水质不能达到饮用水取水标准、水环境累积性风险大等问题,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先后实施了水专项《河网区水环境风险评估、预警技术研发与综合应用示范》、《太湖流域(浙江片)水环境管理技术集成及综合示范》等课题。
“水专项让我们治污的思路发生转变。”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汪小泉表示,通过课题实施,全省水环境管理将有望实现从目标总量控制向容量总量控制转变,从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转变,为治污水、保供水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记者从浙江省环保厅了解到,水专项研发的复合介质生物滤器技术、曝气复氧人工湿地技术、河网区水环境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平台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已在“五水共治”中推广应用。
为使规划落地,浙江省环科院组织力量跑遍了全县1000多个自然村,确保“一村一图”,开发出水处理CAD智能设计软件,提高了治污效率。
我要评论: | |
内 容: |
(内容最多500个汉字,1000个字符) |
验证码: | 看不清?! |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