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番阴雨过后,13日,太阳在锡城上空露脸,气温也随之站上了3字头。“太湖蓝藻最爱‘晒太阳’,我们得去看看,确保它们不扎堆。”当天上午8时30分,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3名环境监测员带着一大筐瓶瓶罐罐,赶往太湖边的渔人码头,坐船开展例行的水质监测和藻类巡查。
监测船离开码头,环境监测员严飞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台平板电脑,在界面上点按起来:“这是我们今年的新式武器。”记者凑上前看,只见平板电脑上安装了一款名叫“智鉴实验室现场监测系统”的应用软件,点开软件后,即将要监测的18个点位情况映入眼帘。正准备细看时,监测船已经慢慢停下,开船师傅大喊一声:“梅园水厂外点位已经到了。”3名监测员登上船尾平台,开始忙碌起来。
严飞拿出风向监测仪,测定风力大小、风向等气象数据,另一名监测员蒋伟光拿着平板拍下水面和沿岸的现场图:“水质比较清,肉眼看只有零星的蓝藻。”来自生态室的监测员项健,主要负责蓝藻生存条件的监测,他将水质多参数分析仪的探测头放入水下0.5米深处,随着湖水轻轻向后荡了两下,1分钟后仪器显示:水温25.9℃,溶解氧8.32毫克/升,PH值8.62……“根据这些条件判断,藻类很难大规模聚集。”项健在平板上仔细记录着数据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显示的藻密度与他的结论完全一致。
数据输入完毕,监测船开赴下一个监测点。颠簸的船上,蒋伟光点按了“上传”按钮,梅园水厂外这个点位的所有现场数据,全部传送到几公里外的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水环境监测平台上。“如果数据有问题,或者藻密度超标,站里可以随时要求我们在现场重新采样或加密频次。”从事太湖监测十年的严飞说,过去上船用纸笔记录,必须等上岸回到站里后输入,一旦数据有问题,还得重新下湖采样,十分折腾。如今互联网技术应用在环境监测上,省时又省力。
经过一个多小时,监测船靠近一片围栏区,围栏旁树立着一块警示牌:饮用水源地。等船停下后,蒋伟光拿出一个红色塑料桶,从湖里打了一桶水上船,严飞拿出瓶瓶罐罐,灌水入瓶后,逐一贴上标签:“水源地是太湖水质监测的重中之重,除了现场数据外,我们还要采样回实验室,加密监测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总氮和总磷四个指标,确保居民饮用水的原水水质万无一失。”
18个点位监测采样完毕,没看到蓝藻大面积“扎堆”,监测船开始返程。3人监测小组着急安排着后一天的任务:“明天上岸跑陆路,重点是景宜桥和沙墩港桥。”严飞告诉记者,进入太湖应急度夏期,每周有两天要下太湖,另外两天要负责出入湖河道和调水通道的断面监测,随着气温升高,巡湖和水质监测的频次要继续加密,至少每周三次,“做到有情况及时上报并解决,确保太湖安全度夏。”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