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渠两岸护岸规划建设意向图
乌鲁木齐规划利用再生水“理水治绿”,新增河道修复和护岸生态恢复工程,通过与绿化结合的方法,加强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大力推进“水进城”生态建设,提升城市滨水空间品质,增加亲水性,为市民打造水绿一体胜景。
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了解到,在《乌鲁木齐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蓝绿网络系统规划》中(以下简称规划),将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打造城市六条主水系和七条支水系,形成城市水景观带,做好和平渠等河道清淤、拓宽和周边绿化工作,不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宜居度。其中,河道修复和护岸修复是做好环境治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处处长慕小东解释,根据规划,河道生态功能修复,主要由保护与修复、控制与提升两大功能组成。保护与修复,又细分为疏通河道、恢复护岸生态修复功能,将依托现有渠系,串联绿地,提升水土涵养功能,满足生态补水需求;控制与提升,将根据蓝线控制要求及山水风貌保护规划,划定水体管控范围;局部水系与绿化及现状建设情况结合,在较为开阔的空间,通过局部水面的扩大,打造主要的水景节点。
慕小东说,规划中所指“理水”,是指结合现状水系及湿地湖库,在保证再生水的水质和水量的基础上,利用再生水置换出新鲜水,总体构架“六主七支”的水网骨架,来浇灌绿化用地,并由再生水余水营造水系景观,总体构建蓝绿交织的水系绿化系统,提升城市活力与品质,打造宜居生态城市。同时,置换出的新鲜水可用于生活及工业用水,减轻用水压力。“治绿”,则为结合《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2014—2020年)》(2017修订)形成“三列六线、环网多廊、分层多园”的绿地系统。
按照规划设计,至2020年,乌鲁木齐市再生水总量达到2.182亿立方米,可用于城市水景观带。
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局长张卫民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为城市建设指明方向。今后一段时期,规划部门将以生态保护修复为重点开展工作,构建出安全、健康、优美的水系,早日实现水绿一体的生态愿景,浓墨重彩为乌鲁木齐书写“美丽”。
“理水治绿”划了哪些重点
1.河道修复综合治水
对于如何疏通河道、恢复护岸生态修复功能,按照规划,根据河水流量做了分级处理。
河水流量分为低流量、洪水量以及泥沙量。低流量的河川治理,顺应河性,尽量保留河川的自然流路与断面形态,以减少工程设施的兴建并可降低保护工程的强度。河川依其建槽流量、河床质粒径与河床坡度,自然形成不同主深槽的形态,应尽量维持其原有的形态,以利河道的稳定;洪水量的治理,是不断加高加强防洪工程。在防洪工程完成后,自然或人为造成超过河川安全通洪的洪水量,应采用防洪工程加高加强以外的方式处理(综合治水);泥沙量的治理,是在具淤积特性的河段,为维持通洪能力必须经常进行河道疏浚。对于具有冲刷特性的河段,为维护结构物的安全,则必须经常进行紧急修复工程,河川治理应同时考虑流量与输沙特性。
2.护岸修复稳定河岸
护岸修复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重点,分为无需保护、柔性护岸、柔硬结合护岸和硬质护岸四个步骤进行。
无需保护:在自然缓坡、湿地以及生态敏感性区段,保留自然式护岸,适当对其进行景观化修复,保留其生态功能。
柔性护岸:将植被、天然材料和工程技术结合,防止土壤被侵害,稳定河岸;在湿地公园、滨水公园等软质界面,利用植物及天然材料营造水生态,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柔硬结合护岸:在车行道两侧、工业区等防护性区段采用堆叠蜂巢围束网格护岸,稳定河岸。
硬质护岸:在原有堤坝上进行护岸修复,减少施工成本;在商业、居住区、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通过与绿化结合的方法,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滨水空间品质,增加亲水性。
3.水磨河(四期)水系修复
水磨沟公园为现状水系,已有一定水利工程设施,规划中提出相应的措施。
规划策略为“恢复”“延续”“融合”“塑造”恢复生态基底、延续景观长廊、融合城市、自然、人文,塑造理想生活乐土,体现了因地制宜的“理水治绿”规划思路。
理水,即以河道形态“生态化”微改造,展现“一河两岸、以水为魂”的生态水环境,进行水系修复治理规划。在地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证地面水系连通;部分区域由于道路、已建小区等原因,水系设计以暗渠形式;同时结合水系交汇处以及大型绿地湿地放大部分水面,提升环境与生态功能。而治绿,则是利用有限城市空间见缝插针设置口袋公园。
4.和平渠处处见绿
和平渠亦为现状水系,已有一定水利工程设施,规划中提出的措施是让市民“处处见绿”。
和平渠治绿的规划思路为以污水(再生水)作为和平渠水源补给,依托流经城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及生态本底,将城市骨干绿道建设、水景营造、综合环境治理、绿地灌溉模式更新作为抓手,为母亲河注入新的活力,做到处处见绿,实现十五分钟进入滨河慢行系统,从而实现水体景观与调水节水挖潜体系、污水综合利用、海绵城市理念的相结合,最终成为城市更新建设的典范。
5.天山区老城区添绿增景
添绿增景,是天山区老城区理水治绿的重中之重。
规划思路,则是结合棚户区改造增加区域绿地面积,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形成30米宽带状游园和绿道网络,以“添绿增景”的方法,打造具有花园式社区风貌的特色景观,并预留远期水景营造的建设空间。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