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在变化发展,不能‘一刀切’,这样制约印染行业的转型升级和节能减排的实施。”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吴江双盈化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明建议修改《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条例》规定:我省太湖流域一、二、三保护区禁止新、改、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酿造、燃料、印染、电镀以及其他排放含磷、氮等污染物的企业和项目。这确实控制了江苏印染行业的盲目扩张,但也影响了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在,太湖流域纺织行业竞争力已经被大大削弱,先进技术设备明显落后于周边地区。再加上受《条例》限制,各地政府无法将分散的印染企业搬迁入印染生态工业园区,导致企业废水不能集中处理,反而会影响太湖水污染防治。”现状让陈志明忧心不已,他认为,与其分散管理,不如集中治污。“可以建立印染生态工业园,将众多的印染企业集中在一起。以往企业单独治污成本很高,通过园区可以走集中供热、集中治污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建厂成本和环境污染,腾出大量土地发展农业,还可以改善‘纺织—印染’产业链上下游产能配比失调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吴江地区纺织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他还精心准备了一些其他建议,包括引导企业规模化、清洁化、高端化、生态化生产,扶持企业科技创新,鼓励企业改造现有产业水平。
改善太湖水环境,治理蓝藻是重要的一点。工业“给力”是一方面,还需要的是有效清除蓝藻的手段。省两会上,也有委员把目光投向了蓝藻治理。“目前,蓝藻爆发时,都是打捞起来,把蓝藻集中堆放在池内,使用化学剂处理和任其发酵腐烂,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对此,省政协委员、朝晖美容创始人程朝晖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太湖边种植速生树种———5代竹柳,把蓝藻灌入竹柳园内,通过竹柳强大的吸腐能力来化解蓝藻。“一方面,蓝藻作为竹柳的养分,很快被化解吸收,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另一方面,竹柳速生成材,既修复了生态,又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文章来自《扬子晚报》经济版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