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三池两坝工艺在对虾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中表现出良好的去污效果,尤其对悬浮物(TSS)、氮磷营养盐等污染物具有显著去除能力。
然而,原系统在处理小颗粒悬浮物和持续高负荷尾水时仍存在效率下降的问题。
我们基于实践应用与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提出将传统滤坝改造为可再生滤坝,通过优化滤料结构与功能,提升系统整体净化效能与运行稳定性,为对虾工厂化养殖尾水治理与升级路径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参考案例。
一、研究背景
“三池两坝”工艺由沉淀池、曝气池、生物处理池及两道过滤坝组成,已在淡水养殖尾水处理中广泛应用。王磊等将其引入海水养殖尾水处理,结果显示其对污染物总量的去除率达57.5%,富营养化指数下降93.5%。
然而,研究也指出系统在养殖后期处理负荷超载,尤其是TSS和COD去除率下降,滤坝对小颗粒悬浮物的截留效果有限。
二、可再生滤坝的改进思路
可再生滤坝(ZIPBIO-ZS1500)是指在传统滤坝基础上,采用可再生的滤料系统,如具备吸附-再生功能的复合滤料,并通过冲洗再生方式恢复滤料活性。
其优势包括:
1)增强对小颗粒物的截留能力,弥补沉淀池和传统滤坝的不足;
2)提升氮磷的吸附与转化效率,通过负载硝化细菌或反硝化菌群强化脱氮除磷;
3)延长滤料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避免滤料堵塞导致的系统失效。
三、改进后的系统结构与运行机制
改进后的“三池两坝”系统在两道可再生滤坝(ZIPBIO-ZS1500)处均采用可再生滤坝设计:
第一道滤坝:以物理过滤为主,采用可再生的滤料,重点去除TSS;
第二道滤坝:以生物过滤为主,内部填充功能性生物滤料,形成具有梯度的生物膜,强化对DIN、DIP的去除;
再生方式:定期对滤料进行水力或气水冲洗,恢复通量,避免淤塞。
四、应用效果
在对虾工厂化养殖尾水处理中的效果如下:
1)提升去除率:尤其对TSS、COD、DIN等难降解污染物,整体去除率可提高10%~15%;
2)增强系统稳定性:应对养殖后期高负荷排放时仍能保持较高处理效果;
3)降低运维成本:滤料再生机制减少更换频率,长期运行经济性更优;
4)符合环保要求:出水水质更接近《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要求,减轻对近海环境的影响。
改用可再生滤坝是对“三池两坝”系统的一项重要技术升级,不仅解决了原系统在处理小颗粒物和高峰负荷时的瓶颈问题,提升了系统的可持续运行能力,也验证了再生滤坝在实际海水养殖尾水处理中的性能,为实现海水养殖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探索与实践。
欧保公司在地表水处理设备研发应用上有20年的经验,欢迎来电咨询。
>>获得更多的设备信息<<
>>请联系021-58129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