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在污染物治理手段上也是各说各话,“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什么就说得了什么病,结果病没治好,还可能产生了其它的病。”
国务院发出“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的信号后,环保产业界呼声强烈。但新常态下环保产业做大还是做强?业内看法不一。在具体的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各方也存在争议。
把长板做长,而不是把短板补齐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我国节能环保市场潜力巨大,要把节能环保产业打造成新兴的支柱产业。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预测,未来几年中国环保投资需求高达8万亿元~10万亿元。
在3月21日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举办的“经济新常态下的环保产业”座谈会上,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在新的环境下,环保产业必须开辟新的模式,“对于污染治理、环境保护,需要技术创新,更关键的是要模式创新。”
骆建华介绍,环境商会专家委员会每年都要选择业内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解剖”、“会诊”,去年是桑德环境,今年则选择了博天环境集团。
博天环境主要为高端客户的工业水处理系统、城市水环境、新水源、生态修复和土壤修复等提供技术开发、咨询设计、核心设备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投资运营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水源的保护和有效利用。
该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介绍,博天环境1995年成立时注册资本只有15万美元,由北京城乡建设集团的下属企业和马来西亚的一个股东出资。2000年,与美华合资,资本增到250万美元。
2001年、2002年博天环境亏损严重,净资产接近为零。2004年,美华撤资。之后变为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一大股东是公司管理团队。
从博天环境20年业绩增长曲线图可以看出,前14年,营业收入均低于1亿元。2010年之后才迅速攀升,5年时间就接近了15亿元。这也映证了中国环保产业成长的状况。
赵笠钧说,“从目前的经营来看,2015年的营收肯定会达到25亿元。”而按照博天环境自己确定的目标,到2020年要做到300亿元。除了专注于水环境领域外,博天环境也在实施自己的多元化战略,业务已经延伸到土壤治理、生态修复。
“企业发展到今天可能是最关键的时刻,战略定位必须非常清晰。我倒是觉得,做强比做大更重要。”环境商会常务副会长、苏伊士环境中国区执行副总裁孙明华说。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也表示,“不要跨越,不要涉及太多,将来是合作的世道。应把长板做长,而不是把短板补齐。”
“我国环保产业目前是一个综合的状态,有高精尖的,也有比较普通的,或者粗放一点的,其实都有生存空间。总体来讲这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常态,就是说正常状态。”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
治理环境污染不能“盲人摸象"
尽管环保产业界对未来非常看好,但目前,环保企业并没做好准备,环保产业正处在春秋战国时期。
“都觉得未来环保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商机,比如,最近很多企业纷纷进入土壤污染治理领域,由过去的一二百家增加到一千多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阳生给本报记者打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在这条路上,有猪有羊,有牛有马,还有狗和猫,是动物的都在跑。”
环保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主任凌江也介绍,目前我国在土壤治理方面,产业发展的状况还比较乱,“这个技术那个技术特别多,我估计至少有4、5年的时间能够规范。目前相应的规则和细则都没有出来。”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聂永丰也对记者说,在污染物治理手段上也是各说各话,“就像盲人摸象一样,摸到什么就说得了什么病,结果病没治好,还可能产生了其它的病。”
聂永丰举例说,比如废水处理,目前不管是煤化工、盐化工,还是垃圾处理都碰到这样的难题,对环境的影响问题实际上没有解决,又产生固体废物或危险废物,还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水。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也认为,做水处理的也要考虑气的问题。“我们就担心在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毒有害气体,特别一些臭味。这方面应该做一点深入的研究。”
刘阳生说,大气、水和土壤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许多土壤污染问题就是大气中污染物沉降、地下水污染造成了。所以一定要源头控制。
“浙江治水的经验就很好,叫做‘五水共治’。”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与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徐华清认为,水环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水处理企业就应该追求中国水环境问题的整体解决方案。
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王金南认为,对于环保企业来讲,服务商端客户的定位固然可以,但目前中国面向的可能是真正受污染迫害的广大群体,他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环境问题。“还比如,西部地区一些煤化工企业,向沙漠里排放废水,抓着了算倒霉,抓不着的拿点沙子或别的什么盖上了事。环保企业能不能拿出好的办法,供政府参考?”
“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背后是中国经济在发展,中国环境市场在扩大,环境需求在增加,公众对环境诉求在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说,中国未来环保产业必须有品牌,企业必须要有核心竞争力。
周宏春说,原来环境产业主要靠政府投入,而国际上环境产业是创造利润的。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环保企业应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原来的环保产业是把污染物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而循环经济是把废物变成资源。把环境产业和循环经济结合起来,形成产品才能产生效益。”
夏光表示,以前在制定政策时,曾担心会不会因为环保标准的提高、政策太严对产业的打击太大。但实际上,从严从紧的环境政策有利于产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新型环保产业的增长。
本文来自《一财网》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