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干净”,自2011年中央财政不断加大节能减排扶持力度,累计安排逾千余元用以环境专项治理。仅在2016年,中央财政就已拨付338亿元用于治理水、土、气。如今,随着政策实施效果显现,一幅幅生态图景也正日渐明晰。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严峻的生态问题引发业界关注。近年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不断创新政策思路、加大投入力度支持节能环保。随着一系列环境治理项目加速落地,政策效果导向逐步显现,我国在水生态、空气质量、土壤修复三大细分领域的治理成效正愈发凸显。
据财政部消息,中央财政2016年拨付专项资金338亿元用于治理水、土、气。其中,为支持示范城市推动相关工作,打造可示范、可复制、可推广的节能减排新模式,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逾50亿元。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2016年,中央财政共拨付专项资金131亿元,对纳入中央储备库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等项目予以支持。公开资料显示,所谓水污染防治中央储备库,即环保部联合财政部开展的以地级城市为申报单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项目储备库。环保部规划财务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列入中央储备库的项目,都将以破局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集中用于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地下水污染防治等板块。
另据《经济日报》报道,在2016年首批列入中央储备库的项目中,82个地市涉及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49个地市涉及水质较好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59个地市涉及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共涉及具体工程项目4800多个,总投资超过4300亿元。对此,财政部建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在治理污染的同时,中央财政还设立了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根据上一年度湖泊绩效评价结果,分类予以支持。”
土壤修复,亦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板块。2016年,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央财政整合原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等设立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当年拨付专项资金95亿元,重点支持38个重金属污染重点防控区域治理示范延续工作;支持各省负责统筹用于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污染土壤修复与治理等;支持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
与此同时,从2013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支持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珠三角治理雾霾。2016年下达专项资金112亿元,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落实“大气十条”。而事实上,从2011年起,财政部累计投入约310亿元,在全国分三批共选择30个城市开展节能减排综合试点。
据介绍,综合试点以城市为平台,以产业低碳化、交通清洁化、建筑绿色化、服务集约化、主要污染物减量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为抓手,由单项政策到政策集成,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作用,系统且整体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截至目前,已经分三批选择了30个城市开展综合示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示范城市典型示范项目顺利推进,节能减排指标均提前超额完成,并建立了长效机制。
另据权威媒体的报道消息称,当前,第三批综合示范城市试点工作正在全国12个城市开展。据介绍,试点城市规模不等、发展阶段不同、示范内容各有侧重,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典型性和示范性。但可以明确的是,声势更为浩大的治污攻坚战还将持续,让家园一年更比一年美的图景也在徐徐展开。
共有-条评论【我要评论】